PC注塑工艺五大技巧
对于进行PC注塑的时候都会有一点小阻碍,那么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到我们呢,下面由护尔智能磨具给大家解答。
1.原材料干燥
PC塑料即使遇到非常低的含水量,也会产生水解和断键、分子量减少和物理强度降低。因此,在成型前应严格控制聚碳酸酯的含水量在0.02%以下,以避免机械强度降低或产品表面出现气泡和裂纹等异常现象。并且PC对水非常敏感,因此在注射前必须完全干燥,使其含水量降至0.02%以下。PC的一般干燥条件为:100-120 C,至少4小时;
2.注入温度
注射温度必须与产品的形状、尺寸和模具结构相结合。产品性能、要求等方面制定后才能注出。一般情况下,当温度在270~320℃之间时,如果材料温度过高,PC注塑模具会分解,产品颜色变深,表面会出现银丝、暗条、黑点、气泡等缺陷。同时,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也会显著降低。PC对温度也很敏感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熔体粘度明显降低。筒体温度为250-320摄氏度(最好不要超过350摄氏度)。适当提高筒体温度有利于PC塑化。必要时进行内应力退火,烘箱温度125~135℃,时间2小时,自然冷却至室温。
3.注射压力
PC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、内应力和成型后收缩对产品的外观和脱模性能有一定的影响。如果注射压力过低或过高会导致产品出现一些缺陷,而通常我们控制注射压力一般控制在80~120MPa之间,形状复杂,浇口较小。为了克服熔体流动阻力,及时充填空洞,选择了较高的喷射压力(120-145MPa),从而得到完整、光滑的产品。
4.注射速度
对PC产品的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。除薄壁、小浇口、深孔、长加工产品外,一般采用中、慢速加工,最好采用多级注射,一般采用慢速、快速、慢速层次注射。
5.温度把控
PC注塑一般控制在80-100摄氏度,对于形状复杂、较薄、产品要求较高的产品,也可提高到100-120摄氏度,但不能超过模具的热变形温度。模具温度高可以减小模具温度与PC材料温度的差异,降低零件的内应力。
以上就是PC注塑的五大技巧,希望在进行PC注塑的时候遇到了相应问题能帮助您快速得到解决。